小米YU7定价大猜想:雷军会如何出牌?
去年小米SU7以21.59万元的起售价震撼市场,凭借"性能卓越、价格厚道、颜值爆表"的策略,迅速成为新能源轿车市场的黑马。如今,小米第二款车型——纯电SUV>小米YU7 即将在4月中旬发布,它的定价会如何? 雷军会延续SU7的成功策略,还是另辟蹊径?小米能否在SUV市场复制轿车的辉煌?让我们一步步分析,尝试预测一下YU7的起售价。

>第一步:小米YU7的市场定位是什么?
小米SU7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标特斯拉Model 3的策略。那么,YU7的对标对象是谁? 毫无疑问,必然是目前全球最畅销的SUV——特斯拉Model Y。而新款Model Y的国内起售价为26.35万,按照小米“性能比肩特斯拉,价格略低两三万”的惯例,YU7的合理起售价应在23~24万之间。
>第二步:雷军会坚持"价格厚道"的标签吗?
小米的品牌基因是"性价比",或者换成雷军的话来说,是>“克制贪婪,只挣一点点”。SU7 Ultra原本预售价81.49万,最终定价52.99万,雷军甚至公开表示"SU7每卖一辆都在亏钱"。那么,YU7会继续走"低价换市场"的路线吗? SU7上市9个月累计交付13.5万辆,2025年1-2月月均销量超2.2万辆(其实是受限于产能),说明SU7的定价策略是成功的。

SUV在国内比轿车受众更广,如果定价过高,可能错失家庭用户;定价过低,则可能影响品牌溢价。 我推测雷军大概率会延续"价格厚道"策略,但不会像SU7那样激进,预计YU7起售价会比SU7贵2万左右(21.59万→23.59万)。 以一个比轿车贵2万的价格,拿下SUV,消费者是能接受的。
>第三步:产能能否支撑低价策略?
低价策略的前提是“规模效应”,如果产能不足,低价反而会导致亏损扩大。那么,小米YU7的产能如何呢? 雷军中微博中说亦庄工厂产能爬坡顺利,一期工厂产能利用率已达176%,二期工厂即将投产,预计今年6月竣工,7-8月实现量产,届时年产能可达30万辆。
这意味着,产能足够支撑大规模交付,摊薄成本,小米是有底气定低价的。
>第四步:竞争对手会如何影响定价?
目前,20万-30万级新能源SUV市场竞争激烈,主要对手有:

小米若想突围,除了产品力之外,还必须在价格上形成明显优势。如果定价24万以上,很难体现其“价格厚道”的口碑;若定价22万以下,可能影响品牌形象。 所以我认为最优区间是23~24万的起售价,这样可以与竞品形成错位竞争
>第五步:雷军的定价心理学
雷军深谙消费者心理,SU7的21.59万定价就采用了"锚定效应"(对比Model 3的26.14万)。YU7锚定Model Y的26.35万, 比特斯拉还便宜近 3万,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比SU7贵2万,符合“SUV 比轿车贵 2~3 万“的市场规律,不会让用户觉得定价突兀。23.59W 既显得比竞品便宜,又不会让小米陷入“低端“品牌的困境。

>综上,我的>最终预测是,小米YU7起售价>23.59>万。
目前仅从雷军去武大放出的 YU7 的外观来说,这个价位极具竞争力,外观不输SU7,性能大概也是在 SU7 的基础上做的调整。
当然最终答案,需要等到4月中旬雷军在发布会上揭晓!是雷神还是军儿,我们拭目以待。
评论